冯忠良心智技能三阶段例子
思源考试网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1、冯忠良心智技能三阶段例子
- 2、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 3、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
思源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冯忠良心智技能三阶段例子

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
(1)原型定向阶段
智力活动的原型是对一些最典型的智力活动样例的设想。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2)原型操作阶段
这一阶段,借助于实物模型、图片、示意图或动作等,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理解心智技能学习的内容,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有利于形成新的智力活动。
(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该阶段开始借助言语来对观念性对象进行加工,是原型在学习者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是心智技能的完成阶段。
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
而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生而有之的,故而动作技能是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人类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
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
加里培林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在智力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包括:
1、感知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事物,还没有形成有意识的认知活动。
2、运动阶段:2岁到7岁左右,儿童逐渐掌握肢体动作,可以进行操作性活动,并从中获得新的认知经验。
3、操作阶段:7岁到12岁左右,儿童通过操纵对象进行实验、探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
4、意象阶段:12岁到15岁左右,青少年不再只满足于操纵外界事物,而是开始形成抽象思维,逐渐发展出像数学和科学那样的抽象概念。
5、形式操作阶段:15岁到成年期,个体逐渐能够根据联结和规律来探究新事物和新问题,并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技能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